目前来看,国际原油衍生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场内场外多层次、覆盖全品种的成熟体系,既有场内交易的原油期货和期权标准化合约,也有场外可以满足国际原油交易套期保值者个性化需求的结构化衍生产品。这些衍生交易工具大大改变了原油交易市场的结构和经营模式,使企业对于价格有了更强的控制力,同时也吸引了包括银行、国际金融贸易机构在内的许多愿意承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参与者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本部分主要介绍几种原油衍生品工具。
(一)远期( Forwards/ Forward Contract)
远期,也叫远期合约,是指一种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远期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最早是作为一种套期保值的工具。交易双方需要确定交易的标的物、有效期和交割时的执行价格等内容,双方都必须履行协议。一般来说,双方协议确定合约的各项条款,其合约条件是为买卖双方量身定制的,满足了买卖双方的特殊要求,通常通过场外交易(OTC)市场达成。
有观点认为,期货终将取代远期,但是,在原油交易领域,远期合约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北海BFOE远期市场就是ICE布伦特合约的交割结算基础。远期合约之所以有它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有期货没有的相对优势。第一,远期能24小时交易,可以在原油期货交易所工作时间以外进行交易;第二,远期参与者一次能交易更大量的原油;第三,参与者能选择原油交易对手;第四,它的实货交割满足了一些公司由于实际或会计原因的偏好。
(二)期货( Futures)
期货,也叫期货合约。期货与远期比较类似,也是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的资产,但原油期货合约是原油期货交易所指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做出了统一规定。
期货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随着现货远期交易范围的扩大,交易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来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世界上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于1571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运输和储存条件的改善及合约转手买卖的需求,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第一个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之后,保证金制度的推出以及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等制度的改革,提高了原油期货交易的流动性,逐步形成了现代期货交易机制。
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原油期货主要有两个原油期货合约和三个成品油期货合约。原油期货合约是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合约和洲际交易所(ICE)的布伦特原油合约。成品油期货有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的氧化精调型汽油期货(RBOB)、超低硫柴油期货(ULSD)和洲际交易所(ICE)的轻柴油期货。除此之外,迪拜商品交易所(DME)的阿曼原油期货交易的市场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
(三)互换( Swap)
价格互换又称为掉期,是不经过原油现货交割而转移价格风险的一种手段。和远期合约一样,互换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不受任何规范性制度的保障或监管。当然也有一些在清算所清算的标准化互换,如CFDs,但通常互换都是一种OTC产品。简单的价格互换包括两份背对背合约,一份是固定价合约,另一份是浮动价合约,以此来回避现货交割的义务。通常,买卖双方约定一个价格指数作为基准,在互换合约到期后,双方交换交割期内浮动价与固定价之间的价差。
原油互换为原油产品的价格风险提供了短期和长期的管理工具。短期互换已经从公司之间大额的私下交易发展成更标准化、更透明的交易工具,被广泛作为许多远期纸货合约的替代。然而,原油交易长期互换的协商要比用其他原油交易工具花费更多时间,这些工具有时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程度的风险保护。当日油互换是管理原油基差风险的有效手段。基差风险是实际原油买卖的商品价格与其期货价格的差别导致的风险,在原油、天然气和电力产品中基差会非常大,所以基差风险需要通过互换原油交易者的主动交易来进行管理。
(四)期权( Options)
期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即买方能够在未来的特定时间或者一段时间内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某种约定好的商品的权利。给予买方(或持有者)购买或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期权持有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原油期货买或者不买、卖或者不卖,即可以行使该权利,也可以放弃该权利,而期权的卖出者则负有相应的义务。当持有者行使权利时必须按照指定的原油价格买入或者卖出。在原油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期权,是标准化的合同;在柜台市场交易的期权,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合同的要素,签订非标准化的合同,满足交易双方的特殊需求。
目前,交易量较大的原油期权有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期权,原油国际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期权。此外,还有美式、欧式、亚式等不同类型的期权种类供投资者选择。